“五一”假期臨近
窗外藍天白云也越來越“給力”
頻頻刷爆朋友圈

4月27日,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與省氣象臺聯合會商結果顯示,4月29日至5月3日,成都平原、川南和川東北部分城市將出現臭氧連片污染過程,局部城市有中度污染風險,同時川南地區多數城市秸稈集中焚燒風險高,部分城市可能出現PM2.5疊加污染過程。
PM2.5濃度下降了
大家肯定有疑問
為啥課本上那個叫臭氧的好孩子變壞了?
零基礎入門小白版
臭氧,也就是O?,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自然狀態下,臭氧存在于在距離地球表面30公里的高空,形成臭氧層。它在常溫常壓下,穩定性較差,可自行分解為氧氣。
臭氧污染對人有什么危害?
天哪嚕!
原來這種無形殺手這么可怕…
這...小科只有建議你:
減少外出活動,待在室內
為啥臭氧變壞了?
臭氧:“不是說好的要保護地球臭氧層嗎?為什么現在說翻臉就翻臉?”??
事實是這樣的……
低空的臭氧如何形成的?
但是,造成污染的主力軍卻是——
“人為源”:汽車、工廠等污染源,他們排入大氣的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強烈的陽光紫外線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過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
太長不想看?
好吧好吧
小科給你個Niubility的圖示
記住一句話:臭氧主要是NOx和VOCs光化學反應形成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正是因為光照是臭氧生成的必要條件,所以一年之中,臭氧污染高峰集中在夏季,單日來看,午后濃度最高。
大家都知道霧霾,但知道臭氧污染的人并不多。實際上,從危害性來說,臭氧傷害更大!而且,臭氧污染具有“迷惑性”,往往在風和日麗時出沒,難以發覺。這么說,一眼就能看穿的霧霾,倒是顯得“光明磊落”了許多。
我國對于臭氧污染控制尚處于起步階段,如何科學制定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減排比例是當前臭氧污染治理的難點之一。
想要有效實現臭氧濃度降低,需要控制一次污染物NOx和VOCs,但二者又是非線性關系,如果不研究清楚對誰敏感,控制其中一種反而會導致臭氧濃度上升。
到時候
乖乖待在室內吧